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要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,實施“快遞進村”工程。近年來,快遞進村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強,快遞的觸角加速向鄉村延伸,各地都在加快探索“快遞進村”模式,“交快合作”“快快合作”“郵快合作”等各類創新模式已“多點開花”。
“快遞進村”是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存在件量少、投遞成本高、寄遞基礎設施薄弱、末端服務能力不足等普遍問題。為降低成本、提升配送效率,我省郵政管理部門聯合交通運輸、商務、供銷等部門,積極發展農村寄遞共同配送。江蘇“快遞進村”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快遞服務建制村全覆蓋,打通了農村寄遞物流的“毛細血管”,這是郵政快遞網絡下沉、服務提升取得的重要成果。
同時也要看到,“快遞進村”,服務網點覆蓋只是前期步驟,更難的則是農村快遞站服務點的持續運營。盡管服務站點的業務量在不斷增長,但是訂單分散、信息化和標準化程度低、頻次少、服務不規范等問題仍需解決。統籌郵政、交通、農業等各個環節,推動資源整合與共享勢在必行。各基層服務站點也可以利用自身優勢,嘗試多元化經營。此前已經有基層服務站點探索與便利店、水果店等經營模式有效結合,以“前店后倉”的布局拓寬了銷售渠道,增加了經營收入,有一定借鑒意義。
村莊不僅是快遞物流的終端和末梢,也是快遞物流的開端和起點。要想“快遞進村”可持續運行,必須大力做好“后半篇文章”,在做好“進村”的同時還要做好“出村”文章。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,推動快遞與當地產業和電商深度融合,使農村由單純“收快遞”向“產快遞”“收快遞”并行轉變是解決服務站點可持續問題的關鍵。比如,浙江寧海通過建設“集士驛站城鄉客貨郵數字化平臺”,集成農產品撮合交易、村播培訓、物流布點等特色功能,助推當地特色農產品走出去。我省沭陽花木、陽澄湖大閘蟹、無錫水蜜桃、連云港海鮮、泰州調味品等都是通過快遞服務送到全國消費者的家中。這些都表明,在完善農村快遞網絡,鼓勵“多站合一”“一點多能”,推動行業協作、資源整合以保障快遞“進村”的同時,還要充分發揮基層服務站點內生動力,主動“帶貨”,實現“自我造血”,通過構建農產品“種植基地+商貿流通+物流運輸”一體化服務體系,通過不斷完善冷鏈物流服務,推動特色農產品“健康進城”。
按照國務院辦公廳《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》,到2025年,我國將基本形成開放惠民、集約共享、安全高效、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,實現鄉鄉有網點、村村有服務,農產品運得出、消費品進得去。可見,只有全面打通農產品、工業品和商貿品的城鄉“雙向流通”渠道,既要“進得去”,也要“出得來”,協同線上線下“買鄉村”“賣鄉村”,才能加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“村村通快遞”。
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
作者:中國江蘇網